全人之美高中阶段应该是什么样子?
这是周三南明微演讲的内容,应高中老师之约,为了节约时间,讲得比较抽象。
我们在讨论高中阶段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时候,必须回到几个根本性的问题:
1.教育的目的是什么?
2.怎么理解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争?
3.高中学生的人格养成和管理应该是什么样子?
4.全人之美高中阶段的课程与教学,应该是什么样子?
一、教育的目的是什么?
1
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教育的目的,那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。全人之美是什么含义?就是在新的时代语境下,在这一目的经常被遗忘或异化的情形下,对这一目的的重新申明与坚守。
“全人”教育,是教育的题中之义。教育永远不应该是片面的,永远应该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。但是,教育又不断地处于变化之中,既要传递相对稳定的文化,或者核心价值观,又要根据时代的不同,每个生命的需要,做必要的调整。
但是大体来讲,有学校以来,教育至少经历了两次重大的范式转型。早期的全人教育,无论是孔子的六艺,还是西方的百科全书式的教育,本质上都是博雅教育、人文教育或者说贵族教育,其核心侧重于修身或教养,而不是解决现实问题。
工业革命以来,伴随着民主化浪潮或者说现代化进程,整个社会日趋平民化,并且,开始明显地追求效率。工厂里大量需要的,不是会吟诗作赋的人,而是诚实而勤劳,并且拥有一技之长的人。这时候,教育就不在是少数人的特权,而成了所有人的权利,后面又发展成为所有人的义务,即所谓的“义务教育”。课程也做了大量的调整,调整的核心,是分科化和技术化,我们后来称之为“知识中心主义”。全人教育的目的,从注重修身或教养,变成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。
这个过程,实际上是为了提升工业社会的效率,把人工具化。在马克思看来,是对人的异化。但是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,本质上没有区别,都是把人工具化,只是工具的目的有所不同,这就是所谓的螺丝钉理论。你要么是资本主义工厂的螺丝钉,要么是共产主义道路上的螺丝钉,总之,人是手段,而不再是目的。
但是,进入后工业社会,尤其是网络时代,情况发生了变化。
一方面,是人摆脱工具性的存在,“为自己而存在”成为可能。这种可能,是以社会物资的极大丰富,以及选择的空前自由为前提的。就是说,人摆脱了生存的恐惧,就会更多地思考自身生命的价值与意义,从而对工具性的存在有一种反思,这导致了自由与解放。而整个社会事实上的开放,又为人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自由选择空间。哪怕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,过去一百年,也仍然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时期。因此,人的自我实现需要,就普遍滋长出来,这也很符合马斯洛的理论。
另一方面,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。机器开始变化,快速迭代,越来越智能化,几十年一成不变的螺丝钉对机器来说不再有价值。尤其是服务业的崛起,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就业格局。今天的人才市场,更欢迎创造性的人才,具有跨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,而不再是螺丝钉。比如,你精通数学,可能没办法再一招吃遍天,你还要懂美学,还要会与别人沟通,等等。今天大多数岗位,要求的都不是单一能力。
这也迫使今天的教育必须作出调整。
2
我可以换个角度来描绘这个时代对教育的潜在需求。
这个时代和过去时代最大的不同,在于“不确定”。哪怕在工业时代,人的生活都是相对稳定的。举个例子,我在工厂上班,我的儿子未来可能也在工厂上班,中国人称为接班。社会是分层的,各个阶层有各个阶层的生活,是很稳定的。在中国,你进入了体制内,当初也是很稳定的。
然而现在,世界是很不稳定的。用狄更斯的话来说,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,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。工厂会破产,技术再更新,行业经常被颠覆,人才也经常被降维打击。许多工作消失了,许多工作出现了……你说,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,你怎么办?孩子们怎么办?工作在哪里?房子在哪里?结得起婚吗?生得起孩子吗?生得起病吗?整个社会的成本也在飞速提升。
不确定性是一把双刃剑,带来了机会,也带来了压力。教育应该如何帮孩子迎战这样的时代?
在这种情况下,有两个目标,就变得空前重要了——
第一个目标,就是教育有着力于培养“自我实现着的自由人”。
这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说教育不能再培养螺丝钉,希望装在一台类似体制这样的永动机上,享受永久的安全感。这样的人,我们今天叫巨婴,就是期待别人安排和养活的人。韩国有部电影叫《寄生虫》,也是这样的意思,寄生在体制里,父母那里。教育应该培养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,在不确定性的时代中,不断实现自身可能性的人。
这样的人,一定要有坚定的意志或者说极大的勇气,敢于在不确定的时代里,确立和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,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,也让他人因为他而受益。所谓自我实现着的自由人,就是这样的有勇气不断将自身的可能性转为现实性的人,这种积极自由,是我们的目标。
今天有些孩子,总以自由之名为自己的堕落辩护,以为这是南明理念,或全人之美课程的理念,这是对南明教育极大的误解。但孩子这样辩护不对吗?这样辩护是对的,没有消极自由作为基础,就不可能生长出积极自由。同学有困难,我可以选择帮助他,也可以选择不帮助他。我选择不帮助他,这是我的自由,这叫消极自由。如果我没有选择不帮助他的自由,被命令必须帮助他,那就不是真正的道德,而是专制。但是,我明明可以选择不帮助他,却选择了帮助他,这也是自由,并且,这种是积极的自由。这意味着我通过自由选择,发挥了我的力量,向整个世界证明了我的价值。
第二个目标,就是教育要培养孩子终生有用的学习能力。
过去的时代,我们可以从童年开始,跟随着父母或师傅,长久地修炼一项技能,打铁卖艺皮影戏,诸如此类。技巧随着时光的流逝日渐精湛,一生糊口是没问题的。这些技能,都是动作程序,学习这些技能的过程,基本上是熟能生巧。
但是今天这个时代,越来越多的行业消失了,或者被机器包括智能机器人取代了。更多的时候,你根本不知道未来需要什么工种,什么能力。
这很可怕,是吧?
但实际上不可怕,因为大家都不知道。因此,无论什么行业或职业涌现,对于学习能力强的人来说,都是机会。因此,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机会在哪里,但是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做充分的准备。这个充分的准备,就是学习能力。我们现在经常所说的核心素养,或者说阅读能力、写作能力、思维能力、沟通能力、创新能力等,都属于核心素养,也属于学习能力。
二、怎么理解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争?
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,我们必须再作一个区分,把应试教育,区分为科学的应试教育和低效的应试教育,把素质教育,区分为本质的素质教育,和肤浅的素质教育。
所谓科学的应试教育,是指以应试为目的的高效教学;本质的素质教育,是指真正意义上以核心素养为目的的全人教育。低效的应试教育是坏的应试教育,只知道刷题,不知道研究效率问题,打时间战,疲劳战;肤浅的素质教育,是避开真正的素养研究和知识研究,玩概念,搞花架子,忽悠家长,浪费学生的时间,还以素质教育之名。
就像我们前面讲自由,也有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一样。
我们在这里,只谈科学的应试教育和本质的素质教育的区别。
1
这种区别,有两个方面。一个是课程上的区别,一个是教学上的区别。
从课程的角度讲,应试教育,是以考试大纲作为学习内容的,而素质教育,是以课程标准作为学习内容的,全人之美课程,则涵盖了课程标准,又超越了课程标准,建立起了自身更高的标准。
应试教育的目标非常清晰,考什么,教什么。科学的应试教育的高效率,也在于这种逻辑的简单粗暴直接。
举个例子,应试教育教写作,完全紧扣高考作文要求和评卷标准,教特定的类型,包括连字数,都是规定好的。那么,怎么写论文?应试教育教不教?不教。文学评论教不教?不教。演讲稿写作教不教?不教。创意写作教不教?不教。逻辑教不教?不教。但是这些,素质教育要教,因为素质教育想建构的,是真正的写作能力,真实的写作能力。
再例如,山西中考体育考试分必考项目和选考项目,必考项目为1000米(男)、800米(女)跑和立定跳远,分值分别为20分和15分;选考项目为四选一,分值15分,在一分钟跳绳、掷实心球、坐位体前屈、仰卧起坐中选一项。从应试的角度,初一到初三,体育课主要练习这个就行了,一直练习到达到满分标准。学校会考虑开设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吗?动机是什么?你开的项目越多,中考越吃亏。
就是说,应试教育的课程内容,完全是为了考试;而素质教育的课程内容,则同时要考虑学生未来面对真实世界时的真实需要。素质教育考虑不考虑考试的问题,肯定要考虑,但考试的问题,不是惟一的目标。
教学上的区别在哪里?
在于应试教育是一个封闭的学习系统,而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学习系统。
什么叫封闭系统?限定内容,限定时间,层层拆解,反复练习,就是一个过关反馈系统。把知识分为若干个知识点,逐一突破,地毯式练习,直到形成自动化反应。
什么叫开放系统?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,学生不只经历相应的套路训练,还要经常去探索不同的可能性。但是请记住,试错是有成本的,在探索的过程中,一定会有大量的时代消耗,这是应试教育难以容忍的。
应试教育绝对不会教审辩式思维和研究性学习。为什么?因为时间成本太高了。要教写作,在应试系统下,最好的教学方法,是针对得分点来教,而不是教授真正的文章逻辑,这就是毫无逻辑的高分美文非常流行的缘故。
应试教育也讲概念理解,但是,机械的理解和生动的理解是不一样的。对于应试教育来讲,对十进制的理解,就是懂得进位和退位,并进行熟练的操作,我们认为,学生如果不能完成进位和退位的自动反应,就代表没有真正理解。但对素质教育来说,就要让学生明白,十进制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特殊进制,实际上可以有多种进制,包括二进制,十六进制等等。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,有不同的理解观。
我再考大家一道题目:
两块冰浮在水中,冰块融化后,水面是上升了,下降了,还是维持不变?
你自己想一想,也可以考一考你的孩子,无论他读初中还是高中,甚至大学。
2
现在我们考虑一下,怎么看待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?
实际上,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策略,一个是短期主义策略,一个是长期主义策略。短期主义策略认为,孩子先要拿到进入大学的入场券,没有入场券,讲素质有什么用?长期主义策略认为,如果孩子早早就被剪掉了翅膀,拿到了入场券,又如何去飞翔?
从国家教育政策层面,一直在尽力推动素质教育,在打击应试教育,包括区域政策。
举个例子,衡水中学进军许多地区,所向披靡。但是,据一位朋友讲,上海市是坚决不允许衡水中学入场的。为什么?因为上海人认为,衡水中学会破坏上海的教育生态。这似乎是妨碍教育自由,包括国家要求摇号招生,以打击某些名校的掐尖行为,本质上,都是对教育生态的保护。如果没有政府的宏观调控,教育就会进入丛林法则,最终,所有人都会陷入囚徒困境。所以,政府的介入,实际上是十分有必要的。
这两种策略,很像两个国家,一个叫雅典,一个叫斯巴达。雅典是民主制,斯巴达是军事制。斯巴达可以在短时间内依赖全民皆兵而崛起,但在更长的时间中,是雅典塑造了西方文明乃至于人类文明,这就是短期主义与长期主义的区别。
我们学校的校训是:相信种子,相信岁月。根本的取向,可想而知。
那么,作为家长,我们在座的许多老师也是家长,你如何选择?在正常情况下,高端家庭,会趋向于长期主义策略,低端家庭,会倾向于短期主义策略。就像家里钱多的,倾向于投资,家里钱少的,都用来吃饭。
但是,我这个问题本身是一个陷阱。因为我假设了长期主义和短期主义一定是矛盾的,这个前提,并不成立。为什么?因为好的教育,一定是长期主义与短期主义的结合,这种结合,不是什么四六分二八分,而是在时间中,用长期主义的积累,去记得短期主义成功。简单地概括,就是“高素养+高成绩”。
粗暴一点地说,离终点越远,越要坚持长期主义,离终点越近,越要坚持短期主义。最怕的是,因为内心的焦虑,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冲刺,还美其名曰“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”。要知道,多数上清华北大的孩子,都是阅读爱好广泛,多才多艺的。
所以,在初三以前,我们一定要坚持长期主义策略,到了初三,更多的是短期主义策略。高一高二,是长期主义策略与短期主义策略的混合,到了高三,更多的是短期主义策略。这是处境中的适应。
应试是不是我们就一定弱?我给大家看一看我们高中部和初三最新的数据——
(略)
这些成绩,是不是应该为中学的伙伴们鼓掌?这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,但我们在这方面一定要强。
三、全人之美背景下的学生发展
哪怕到了高中阶段,全人之美课程最重要的,也是把人放在突出的位置,放在教育的中心。
这意味着什么呢?
意味着重视每一个人,而不只是优等生。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,而不只是本科率或重点率。为每一个生命找到他的方向,而不是把高考当成是惟一的任务。我们当然重视优等生,而且,全人之美课程作为高端课程,难度很大,学生基础越好,越能够受益。甚至,我们的资源也会向优等生倾斜,这是他们赢得的。但是教育必须首先为每一个学生,这是他们应得的。
1
在全人之美背景下,每一位老师,首先应该是学生的导师。我们在中学推广导师制,就是全人之美理念的自然表达。
导师有两个核心任务。一是无条件地接纳每一个孩子;二是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方向。
这对于全体老师,都是一个艰巨的挑战。我相信大家都不缺乏责任心,也不缺乏对学生的爱。但是,责任心或爱,并不能够自动转化为接纳与引导,这需要观念上的根本转型。我不怀疑老师们的诚意,因为许多人,对自己孩子都做不到这两点,这是一个根本的观念问题。
举个例子,我们遇到的一些学生,可能是这样的:成绩不好,但还不好好学习,作业也不认真提交;经常违反纪律,一批评还容易对抗;没事就喜欢玩手机,打游戏。
我们知道,学生的这些行为之间是有内在关联的,是一个恶性循环。成绩不好,就容易低自尊,学习动机就低,倾向于应付。然后就容易玩手机和打游戏,在另外的地方寻找宣泄的渠道或存在感。同时,对批评就非常敏感,反应也比较强烈,或者自我辩护,或者消极抵抗。
我们容易采取两种态度。一种是强力镇压,一种是放任自流。更多的时候,是在这两者之间往复,跟学生进入博弈模式,进入权力之争。最终,疲惫、委屈、失败感,萦绕于心。
那么,怎么训练自己成为一名导师?
最难的是什么?是调整自己的情绪。学生的行为,例如不交作业,违反纪律等,很容易被我们当成一种挑衅,一种对我们权威和能力的否定,看成是一个对学业和老师的基本的态度问题。这个反应很自然,但不专业,或者说不够自由。专业的反应就是自由的反应,自由的反应就是专业的反应,这种反应是什么?是同情,是悲悯,是看到一只受伤的知更鸟的那种感觉,是一种想要帮助学生的冲动。
最难的是什么?是培育自己内在的对一切生命的信任感。每一个学生,都有两种价值,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。相对价值,是指比较中的价值。你可能会否定一个学生,四肢发达头脑简单,除了喜欢上体育课,其他课都只能睡觉。你可能肯定另一个文弱的学生,脑瓜子就是灵,是考清华的料。这里的价值,就是比较中的相对价值。两个学生上街,突然遇到了歹徒持刀行凶,请问,这时候谁的相对价值更高?不要否认相对价值,但也不要把相对价值绝对化,当作惟一的尺度。学生容易注意到自己的相对价值,在比较中定义自身,从而骄傲或自卑。导师的价值,恰恰是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绝对价值,从而让学生无论在任何处境下,都对自己的生命有一种根本的信心。
如果大家注意一下小学的期末庆典,会发现期末有两种奖项,一是生命奖,二是单项奖,而在颁奖典礼上,最重要和突出的,是生命奖,而不是单项奖。并且,单项奖的奖项非常多,不只有学科的单项奖,还有艺体的单项奖。哪怕是学科的单项奖,也同时设置了卓越奖和进步奖。请问为什么?
生命奖为什么是最重要的?并且,为什么每个孩子都会获得生命奖?那生命奖的意义何在?生命奖的意义,就在于肯定每个生命本身,对生命进行描述和祝福。
所谓的接纳,就是对生命可能性,或者说生命自身绝对价值的领会和尊重。这并不意味着纵容学生,恰恰相反,对学生就是要苛刻。难的是,将接纳与苛刻结合起来。我们面对孩子的潜台词经常是:你明明不行,还不好好学习?实际上,我们要修改自己的心理脚本,变成这样的潜台词:你充满可能性,为什么要辜负自己?
教育最重要的,就是在每个孩子内心深处植入一种“我能行”的信念。要摧毁一个孩子,最好的办法,就是熄灭他内心的这道光。一旦这道光熄灭了,教育将变得异常艰难。
点亮一盏灯,保护这光芒,是教育得以成立的前提。
保护这光芒的办法是什么?不是频繁地谈心。实际上,太多的谈心是没有必要的,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。而是让孩子获得成就感。而要让孩子获得成就感,先要让孩子找到方向感。
如果一个孩子的考试成绩是倒数第一,是不是这个孩子就不配有理想,不配有方向感?排名是我们改变不了的事实,但是,排名应该成为学生的参照,不应该成为诅咒。
在高中阶段,找到方向感的最好的办法之一,就是帮学生找到他未来可能的职业方向,然后鼓励他们为此而努力。学生未来未必就是从事这个职业,但是,目标很重要。有了目标,努力就有了方向,也可以在相关领域发展特长,并以此带动所有学科的学习。
方向感的含义不止于此,还包含了意义感。就是鼓励孩子好好学习,努力成就一番事业。用我们的话来说,就是“做一个自我实现着的自由人”。这并不是贬低高考,而是降低焦虑,增强信心,把高考放在不虚度人生的背景之下。
如果一个孩子在我们学校读书,是全年级的最后一名,他也能挺着胸脯从我们学校毕业,并且在以后的岁月中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,一个有自己一技之长或用武之地的人,这就是我们学校的成就。给监狱里少送一个罪犯,比给清华北大多送一个学生,更代表教育的成功。
2
导师制,并不是说只跟学生讲道理,而不进行必要的管理。
但是,管理不能理解为“我管你”,而应该理解为学习并遵守游戏规则。实际上,仅仅讲遵守都不够,应该叫“捍卫游戏规则”。
因此,高中需要解决几个问题:
1.究竟应该在哪些地方确立哪些游戏规则?
2.怎么确保游戏规则内化为学生的自觉?
这个过程应该极其专业,但是,需要时间,需要教师团队在这里达到共识,也需要相应的培训学习。
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,在于我们崇尚说理。我相信,一切文明社会都会崇尚说理。问题不在于要不要说理,专制肯定更有效率,问题在于,什么时候应该说理,什么时候不应该说理,在说理的时候怎么正确的说理,都要经历专业的学习并达成共识。
今年暑假,我们会有相关的培训。希望到新高一的时候,高中团队能够在这方面达成基本的共识。
未来,我们还要探索学生的自主管理系统。目前做不到,只能有很浅的尝试。
四、全人之美背景下的课程与教学
那么,作为日常工作核心的课程与教学,全人之美系统与传统学校有什么区别?
应该说,在小学阶段,区别很大。因为传统学校小学的课程过于精确,不够浪漫。因此,小学阶段需要补充差不多一半的课程,以便滋养学生的生命,提升学生的智力水平。以语文为例,一上学,就是死学生字,死背课文,这样是不行的。必须用大量的故事,用海量的阅读,来刺激学生潜在的可能性。数学要增加操作,科学要增加种植和实验,英语也要增加语言输入量,这些都是必须的,是对传统的基于知识中心主义的学科教学的重构。
初中是全人之美课程不折不扣的一个核心,也将是增长空间最强的级部。初中最重要的两件事,一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,二是为知识学习构筑丰富的背景,以便有利于核心概念的建构。尤其是初一初二,怎么把重点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?这是必须攻克的难关。而初中又属于青春期,所以,需要精神的洪流,经典的洪流,经典课程要有一定的数量。尤其在综合学科方面,要特别重视苏霍姆林斯基两套大纲的思想。
那么,高中阶段会有什么变化呢?
1
高中阶段在课程与教学方面,主要的变化在教学上,而不在课程上。
全人之美课程与国家新课程,在理念上是高度一致的。在某种意义上讲,可以说,全人之美课程,是对国家新课程的高位落实。而在高中阶段,国家新课程的设置,已经越来越合理了。因此,我们不会对国家规定的课程与教材,进行大规模的改造,而是致力于高品质地落实国家课程。
这并不意味着完全不补充。相反,会有大量的补充。这种补充有两种形式:一是对教材的补充,有助于大大地提升学生的能力和学业成绩;二是增设一些课程单元。
增设哪些课程?
例如:
1.哲学课程。
2.传记课程。(每学期一本)
3.文学经典。(例如《红楼梦》课程、庄子课程、鲁迅课程、戏剧课程等,有必修和选修。)
4.政史经典。(每学期一本)
5.实验课程与理科经典。(主要是理综方向)
6.电影课程。
此外,会有自己的阅读推荐体系,并增加人文讲堂,邀请不同领域的高手来做讲座。
当然,这些都是逐步进行,并且,充分利用周末、寒暑假,充分利用在线授课功能,确保课程的丰富性和可选择性。(本次讲座不涉及到艺体课程)
2
那么,真正本质的变化应该来自哪里?
来自于我们处理课程,处理教材,处理知识的方式。要让我用一句话讲,就是从经验向专业的转变或跃升。这件事情,值得长期努力。
现在高中教学的普遍问题在哪里?在于我们的全部精力,是放在操练和总结的基础之上,不断地做题,不断地总结,但是没有对知识问题,教学问题,训练问题进行过专业的或者说形式化水平的研究。
我举个例子,无论是政治,还是历史,都涉及到经济危机的问题。本周末范珊珊老师要讲经济危机,是一个面对学生的专题讲座。我们高中部的文综老师还是比较强的,但是要在传统的应试学校,有多少文综老师,真正懂得经济危机是怎么回事?有多少文综老师,对中美关系会有比其他人更深刻的理解?没有,多数人是解释不清楚的。因为他们掌握的是教材知识,是答题套路,但是,并不懂得这些知识背后的底层逻辑。就像政治老师,要把“正义”这个概念解释清楚,都不容易。这看上去很滑稽,但就是今天的现状。
换句话说,我们掌握的概念,更多的是对现象进行归纳,然后抽象出所谓的知识。我们很少从底层逻辑开始进行演绎。或者识别出问题背后的模式,而这种对模式的识别,就是一种真正的高水平的学习能力。
我再举写作上的例子。比如,要教满分作文策略,有人总结了七条:
立意要深刻。内容要充实。思路要清晰。语言要亮丽。标题要醒目。开头要响亮。结尾要有味。
这些基本上都是瞎扯。为什么?因为缺乏充分的形式抽象,只是一些所谓的经验总结汇编,又大而化之,不具备可操作性。用这些训练学生,少慢差费。我们中学的写作训练,到目前为止,最有效的一种训练方法,还是“金字塔原理”。金字塔原理就是一种说理模型,原理简单,反复练习,效率很高。最近看到何帆大局观里一讲写作,说初学者最重要的,是用简单的白话文把一件小事说清楚,用简的办法说清楚了,就能碾压90%以上的人。何帆所说的,正是金字塔原理,他概括为三句话,当然其实不是他概括的:
1.每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必须是这一段的中心思想。其它几句话是支撑这一中心思想的论据。
2.每一段的几个论据之间必须有逻辑关系。不管是递进,还是转折,不管是并列,还是对比,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逻辑关系。
3.上一段和下一段的第一句话之间,必须要有逻辑关系。不管是递进,还是转折,不管是并列,还是对比,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逻辑关系。
语文老师一看就明白,这三条讲来讲去,不就是论点、论据和论证嘛,议论文三要素。但是,我们从来没有把三要素及其关系以非常简单的方式讲清楚,并用来训练学生,而金字塔原理讲清楚了。我们原来是一种知识中心主义的处理方法,分别讲论点、论据、论证方法,然后以一种机械的方式把它们联结起来。
只要用金字塔原理来训练,孩子的说理文水平,短时间内就迅速上来了,而且,会终生受用。为什么以往讲的不管用?因为以往讲的许多议论文的方法技巧,本身是破碎的,没有被背景化和结构化。
明白了底层逻辑,再来构建训练系统,就高效了。
3
讲这些,核心的意思是说,高中在知识学习方面,要以构建真正的概念思维作为核心。
我们今天讲人与人之间的差距,在做人方面,讲的是格局,在做事方面,讲的是认知。所以,到处都讲认知升级。别人比你认知层级高,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可能碾压你。那么,格局是什么?认知又是什么?说到底,都是在讲概念思维。概念本身就是观念模型,所以,形成概念思维的过程,其实就是建构模型的过程。
周一我在讲“长文挑战”时,梳理了一下儿童语言的发展,其中讲到了识字的问题。我们传统识字的方法,是掌握字的音形义,然后组词、造句、填空。音形义是对字词的掌握,而组词、造句、填空则是对字词的运用。
没毛病吧?似乎没毛病。
我们来看一道题目:
这个题目出的没毛病。
毛病出在哪儿了?出在儿童要掌握“富”的用法,需要做两件事。一是要通过大量的阅读,不断地在语境中遭遇“富”这个词,形成对它的感觉,我们叫语感。二是训练一种能力,能够在需要精细辨识时,能够准确地分析“富”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含义或含义差别。前者是后者的基础,没有前者,学习不只是一个痛苦的过程,也是一个低效的过程。孩子可能习得了一些技巧,但是,并没有真正地掌握“富”这个词语的意义。这里涉及到浪漫与精确的关系,背景与焦点的关系。
而我们知道,字词本质上也是概念,概念理解的原理,与字词理解的原理是一致的。今天中学学习的一个问题,就是在教材中给你一个概念,然后,让你记住概念的定义,并在大量的练习中不断地巩固。问题在于,这时候,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是机械的,在巩固的过程中,所习得的也往往是机械的技巧,而不是真正的理解。并且,所学的概念,也没有或无法与生命建立起联系。就像你能背诵经济危机的概念,能够按教材要求分析美国一百年前的经济危机,但是,你没有办法把经济危机运用于现实生活,没办法判断疫情以后的经济走势,没办法知道自己应该不应该买房,在哪里买房。
换句话说,学生在高中政治和历史课中学习了经济学,但是,并没有拥有经济学的概念思维,无法用经济学来思考身边的经济现象,只是被用来训练做相关习题。
这学期开始,学校继续抓零食,不让吃,不让带,有偷偷吃的,家长偷偷送的,我们在严抓。这时候,有学生就说了,你不让我吃,那学校能不能继续开深夜食堂?不让带零食,小卖部也不开,也不开深夜食堂,到了晚上,我饿了怎么办?类似这些问题怎么理解?怎么解决?实际上,真正地理解了中学政治教材上的概念,我们就能够很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。但是,现实的情况是,我们教材上所学的一切,似乎与生活是完全脱节的。当然,我们不会让它脱节,这个问题,文综组有老师已经打算带着学生来付诸实践了。
4
现在我们面临的难题是——
1.怎么让学生真正地形成活的概念思维?
2.怎么形成活的概念思维的过程中,确保学生的成绩不受影响,反而更高?
就是说,要建构真正的灵活而有力的概念,还要确保更高的考试成绩,同时,还要有成本意识,主要是考虑达成目标所用的时间成本。这可能吗?
答案是:完全可能,而且必须如此,这正是我们要走的路。
除了前面提到过的课程,以及一些推荐的自由阅读以外,最重要的变化来自两点:
1.要从教师的教,转向学生的学。
2.要引入研究性学习和审辩式思维。
从教师的教,转向学生的学,不是指杜郎口式的教学,也不是有些地方或学校流行的导学练系统,因为这些系统,都是以完全的应试为前提的。更不是指老师一定要少讲(虽然这话我认同),我们所说的“从教师的教,转向学生的学”,是指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,必须基于学习者,即我们经常说的“以终为始”。在设计上要“以终为始”,在操作上要有目标意识,结果意识,效率意识,就是这个意思。要建构真正意义上的高效学习模型,深度学习模型。避免将重点放在老师琐碎的分析上,甚至陷入一种“提及式教学”,即我只要讲到了,讲的面面俱到,就认为学生掌握了,或者应该掌握,这是不符合认知发展逻辑的。
引入研究性学习和审辩式思维,是课程改革另一个的关键。
灵活的生动的概念思维,一定是在研究性学习和审辩式思维中形成的,而不是在记忆和练习中形成的。并且,不要一讲研究性学习,就是要查资料,写论文。虽然这些也会有。但更重要的,是研究意识和审辩意识,这才是核心。
仍然以文综为例,传统学校会教薄薄的教材,对教材进行详细而深入的分析,再辅之以大量的反复的练习。学生学得很辛苦,很累,而且兴趣不足,效率低。这样,也根本无法形成良好的概念思维。那些文综真正好的学生,往往是喜欢喜欢政治历史,课外书也读得多,就占了背景的优势,学得轻松。我们讲研究性学习和审辩式思维,首先意味着,孩子的大脑不能空空如也,我们在每一个主题的教学中,在教材之外,都要补充数倍于教材的高品质的加工过的阅读材料,与教材相互支撑。
我们想象一下,在那些好的大学,学生是如何学习的?你在听教授上课之前,必须阅读大量指定的材料,还要泡图书馆。为什么?你的知识主要不是在教授的课堂上听到的,而是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形成的。那么好的教授在课堂上做什么?不是讲你通过阅读可以获得的东西,而是带你进入思辨,在你自学的基础上,把你带到更高处,带到你通过个人努力无法抵达的高处。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区,也是维果茨基所说的“最近发展区”。也就是说,学习区,或者最近发展区的定义是,你自己依赖于自学所能抵达的上限,与在老师和同伴帮助下所能抵达的上限之间的区域。
在传统的应试学校,许多领导或老师也意识到了自学的重要性,或者说“先学后教”的重要性。但是先学被理解为学教材,这样一切都以应考为目的。而在我们这里,“先学”远不止于学教材,而恰恰是补充相当数量的优质内容进来,与教材互为补充,以丰富学生背景,刺激学生理解,提升学生的兴趣。学生在阅读这些材料的过程中,就经历了高品质的学习,学生思考老师在教材中提出的问题的过程,就是审辩式思维。有了这样的基础,整个课堂教学的品质就大大提升了。不然,教学必然是肤浅的。
这大量的材料,以及对问题尤其是大问题的思考或审辩,就有助于形成生动的概念思维,也有助于帮孩子在知识与生命和生活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。
这本质上也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两套大纲的思想。
5
那么,考试怎么办?尤其是高考。
很简单,必然学得更深入,更有兴趣,考得也更好。因为我们的课程设计,虽然补充了大量的材料,但是打好了基础,更有利于核心素养的构建。
为什么呢?
因为这种学法,是一种少而透的学法,也是一种针对教材系统的深度学习。我们必须想象,整个高中教材,乃至于中学教材,每一门学科的背后,都由一定数量的概念组成。这些概念的重要程度不同,例如,对政治学来讲,最顶层的概念,可能只有“正义”。这样,这些概念就构成了概念金字塔。最顶端的概念最重要。
不过,金字塔的比喻,在这里不如树的比喻。最根本的概念是树根,树根越大,扎入泥土(生活/生命)越深,树越生长得快,越枝繁叶茂。学生学习政史地也好,理化生也好,最重要的,永远是对核心概念灵活而深入的理解。唯有重视核心概念的学习,才能够以简驭繁,减轻学习负担。不然,学习永远是平面化的,以及碎片化的。
有了这种概念网络,学习就变得拥有了秩序感,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,也不再高一高二和高三的学习“傻傻地分不清”,能够让高一高二的学习,为高三的学习,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有老师说,你说的是文科,那么,理科呢?
我说文科,是因为我是文科背景,举例方便,但是从原理上来讲,完全类似。我以前说过,语数外的学习是一个模型,文理综的学习是一个模型,艺体的学习是一个模型。
今天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在哪里?
在高中阶段,我们通常会归为天赋和基础。真实的情况是,长期的应试教育,导致学生的学习过于抽象,结果过早地丧失了学习兴趣,形成了基础不扎实的问题。在这种情况下,有天赋或特长的孩子,就会自然地胜出。而我们从小学到高中的整体的课程设计,尤其是初中的设计,就是为了改变学习过于抽象的情况。
高中来得及吗?
我认为来得及。真正的困难不在于学生,而在于我们老师自身的修炼,在于我们老师知识结构的升级,教学模式的变化。但是,我们明白了方向,就可以一直走在正确的路上,将素质与应试兼顾起来,将浪漫与精确兼顾起来,将深入与广博兼顾起来,将创造与效率兼顾起来,将长期主义与短期主义兼顾起来。
在这个背景下,我们将把高考研究与下列研究整合起来:
1.知识研究。
2.模块备课研究。
3.训练研究。
6
高中的课程与教学内容,不应该止于这些。我们虽然主要面对高考,而不是国际教育,但是,作为国际学校,我们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国际元素,以便我们的学生更为适应未来的社会。
但这不是我们今天讲述的重点。
更重要的是,南明教育突出的优势,恰恰是许多学校包括国际学校不具备的,就是学科研究和深度学习研究。
这是一条艰苦的路。我们全体老师,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。但是,这也是我们学校的魅力所在。靠一套应试模型混一辈子,不是我们学校高中老师的模样。我们应该是导师,是教练,是学术研究者,是和一群青年人不断成长的自我实现着的自由人。
我们今天高中的队伍整体上很整齐,很优秀。我相信,我们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。
过去的一年,也是因为高中队伍相对成熟,再上家老师很会带团队,所以我们没有过多地干预。这让许多老师觉得来到学校以后,缺乏相应的培训。而今年暑假开始,这种局面将会有很大的改变。我会亲自介入文科教学,并对全体老师进行若干个主题的深度培训。同时,在疫情结束后,我们也会继续刚刚开启的传统,让干老师每个月来一周,一起切磋琢磨。同时,我们也要越来越多地走出去,走向北上广,看看外面广阔的世界,不断地汲取能量。
今年虽然遭遇了诸多困难,但是,我们学校,注定是一所不平凡的学校,一所有自己鲜明的价值追求的学校,也必然会在这个时代留下自己的痕迹。重要的依然是,我们是否有一颗进取的心?是否真正地热爱教育,热爱学术,热爱学生?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那么,就不要畏惧过程的艰辛。
相信种子,相信岁月。
推荐链接